“八百壮士”老兵之一的王文川悼念仪式十三日上午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竹厅举行。寒风中,众多与王文川素不相识的民众自发前来为老英雄送行,感激他为这个国家所做的贡献。王文川的女儿王秀荣告诉记者:有这么多人前来送别,老人在上天应该会感到安慰。不过父亲的最大愿望还是没能实现:他一直想到“台湾走走、看看”。
王秀荣说,父亲这个愿望是在病重时才悄悄告诉她,还不让说给其他人听,担心自己的特殊身份,会给家人带来什么不好的影响。由于那时身体已经很差,表达起来比较困难,问他为什么想去台湾,老人没有多说,只是不停地流泪。
王文川因病于八日凌晨在北京军区总医院逝世,享年九十一岁。老人生前由于家境不好,在病重住院期间还是由“关爱老兵论坛”的志愿者募捐治疗费用才得以多次抢救。家人说,老人临终前嘱咐他们,把治疗后剩下的钱款一定要退还给社会,谢谢那么多好心人的帮助。
很多民众早早来到八宝山,希望见老人最后一面。一位年过八十的李姓老者说,同为军人的他,看到报纸才知道老英雄辞世,真为王文川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英勇气概所钦佩。英雄走了,带着当年战场上的英勇,带着一辈子勤勤恳恳的品德。留给后人们一篇又一篇用鲜血铸就的爱国之颂,祝愿这些平凡而伟大的英雄能在天堂继续快乐地安享这来之不易的和平,愿他们能在天堂再重逢那些漂泊在战场的老战友们,一同再回忆诉说永久的历史。
据介绍,王文川生于一九一八年,一九三三年加入国民革命军张治中部第八十八师二六二旅,一九三七年淞沪会战中王文川任机枪手。一九三七年十月二十六日,王文川随谢晋元团长撤入上海四行仓库据守,挡住了日本军队的数次进攻,将士们被称为“八百壮士”。 坚守数日后,谢晋元率部撤入英租界。
同年十一月,四行仓库孤军被英租界当局监禁在上海胶州路孤军营。“珍珠港事件”后,日军开进英租界,将四行仓库孤军分批押往江浙和南方服苦役,王文川被日军押往安徽芜湖一煤场抬煤。一九四九年,王文川脱离军界,成为一名普通百姓。文革期间,王文川受到冲击并罹患脑血栓,直到二00七年淞沪会战七十周年,其身份才被公众和家人知晓。
回顾过去的荣誉史,王文川生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很兴奋地描述:“四行仓库保卫战虽然只有四天对峙激战,但却打退敌人一万多人次的进攻,毙敌两百多人,而我们团伤亡只有三十多人。”
在坚守四行仓库的几天里,让王文川记忆最深的,就是供给不足,不要说吃的,就是喝水也极度困难。王文川说:“我当时喝的是机枪膛里的冷却水,既浑浊又苦涩,别提有多难喝,但战场就是这么冷酷,别无选择。”
王文川之子王家宾含着泪告诉记者,父亲这些故事直到后来才知道,也从不希望别人称他为“英雄”,在抗战中抵御外辱,他一直认为自己做的是一个中国军人应该做的事情。
王家宾说,父亲走的还是很安详,病魔的折磨让年迈的父亲变得不堪一击,能挺过当年战场的真枪实弹,辛苦活到现在全靠他对生命的热爱与顽强。老人生前一直说他最大愿望就是能再去一次四行仓库,缅怀牺牲的战友,但并不知道他还想去台湾走走。
在悼念仪式上,王秀荣吹起了老人生前最喜欢用口琴吹奏的上世纪三十年代流行歌曲《送情郎》,这是王文川当年被关在“八百壮士”孤军营里跟战友们学会的。病重住院期间,老人告诉王秀荣,“我吹不动了,就唱给你听吧”。王秀荣吹口琴给父亲听,老人总会给她纠正吹错的地方。老人爱唱《中国不会亡》,每每唱起这首歌,他那布满皱纹的脸上就会泛起神采……
文章出自历史www.lishiqw.com
一部杨家将,写尽了以杨业为首的杨家父子忠心为国、智勇双全、胆略过人的光辉一生。战场...详情>>
资料图:侵华日军。在各种资料中,中国抗日战争,到底消灭了多少侵华日军,一直是一个令人费解...详情>>
1936年4月9日,张学良与周恩来在延安第一次会见,奠定了两人一生的珍贵友情。1962年,周恩来...详情>>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孙中山的主持下于广州召开,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详情>>
2015年5月1日,《文史哲》杂志开展人文“‘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儒学与自由主义的...详情>>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人,曾经两度为相,先后五次进入朝廷中枢机构,旋升旋贬,五次被赶下政治舞台...详情>>
据《明实录》——嘉靖二十六年(1547)二月,从畿内挑选十一至十四岁少女三百人入宫;三十...详情>>
我们熟悉的杜月笙,是著名黑帮“青帮”的老大,被尊为“中国第一帮主”。为什么当时的女人...详情>>
清代科举现场清代乡试以墨笔答题,称“墨卷”。卷面正中写明考试场次,左右两边书写姓名、...详情>>
“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无所不在”的上帝化身杨秀清死于非命,天国神话不攻自破,农民们唱...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