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定都开封以后,开始着手缩减国家公务员的数量,减少国家的财政开支,减轻人民的负担。赵匡胤曾经对亲近大臣说:“国家公务员的人数多了,既难以管理,人数众多的公务员也未必能努力工作;同时,公务员的人数多了,更会增加财政的支出,所以,缩减公务员的人数势在必行。”赵匡胤开始实行精简官员编制、合并州县的政策。
北宋王朝建立在五代之后,北宋开国之初,由于刚刚经历了频繁的战乱,当时国家的人口很少,小的县只有200户左右的人家,大的县也只有1000多户。为了减少公务员的数量,赵匡胤废掉了16个州,每个州县的公务员能缩减的尽可能缩减。200户以下的小县只设县级干部一人;400户人家的县,设立副县长和财务人员各一人;千户人口的大县才有县长、副县长各一人;人口在千户以上的大县有县长、副县长、财务人员各一人,也就是说,一个县的公务员最多只有3个从财政拿工资的人。人口在5000户和两万户的州,每州有州长一人,文秘一人、司法人员一人、公安人员一人,小的州只有公安人员一人。也就是说,一个州从财政上拿工资的公务员最多只有4个人。
除了缩减基层的公务员,赵匡胤还尽量缩减中央政府的公务员。开宝六年(973年)六月,整个北宋中央政府的公务员只有700多名。后来,赵匡胤又对这700多名国家公务员进行严格考试,又淘汰掉400人左右。于是,当时北宋的中央政府只有300名左右公务员。这些基层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公务员,如果不称职或犯了错误,会丢掉饭碗或受到相应的处理。
为了让缩减后的公务员养成俭省节约的良好习惯,赵匡胤规定,基层公务员到京城或到相邻的州县办公事,不用自带路费,由中央政府出资在各地设立国家旅馆,按照一定标准供应这些出差的公务员吃、住、行,节省下来的钱物归自己所有。清朝历史学家赵翼在他的《二十二史札记》中说:“北宋初期的公务员不用为自己的家庭生活担心,都非常努力勤奋地工作。”对一些俭朴的公务员,赵匡胤常常格外奖赏。当时的高级公务员范质在生活上非常俭朴,赵匡胤就奖给他一些家具和餐具。四川的公务员沈义伦平时吃的是粗茶淡饭,一些人来贿赂他,他慨然拒绝。沈义伦到京城开封时,只带了一竹筐的书,别无他物,赵匡胤为此十分看重沈义伦,特意提拔他为财政部副部长兼国家军队副总司令。
赵匡胤在缩减公务员方面的政策是很有借鉴价值的,这种政策极大地减轻了国家财政和人民的负担,促进了北宋的发展。遗憾的是,北宋第三个皇帝宋真宗上台后,废除了赵匡胤的缩减公务员的政策,北宋王朝的公务员人数开始急速增多,官场上的弊端开始出现,北宋王朝的财政负担和人民的负担开始逐渐加重。
本文出处笑傲酱油历史网www.lishiqw.com
一部杨家将,写尽了以杨业为首的杨家父子忠心为国、智勇双全、胆略过人的光辉一生。战场...详情>>
资料图:侵华日军。在各种资料中,中国抗日战争,到底消灭了多少侵华日军,一直是一个令人费解...详情>>
1936年4月9日,张学良与周恩来在延安第一次会见,奠定了两人一生的珍贵友情。1962年,周恩来...详情>>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孙中山的主持下于广州召开,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详情>>
2015年5月1日,《文史哲》杂志开展人文“‘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儒学与自由主义的...详情>>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人,曾经两度为相,先后五次进入朝廷中枢机构,旋升旋贬,五次被赶下政治舞台...详情>>
据《明实录》——嘉靖二十六年(1547)二月,从畿内挑选十一至十四岁少女三百人入宫;三十...详情>>
我们熟悉的杜月笙,是著名黑帮“青帮”的老大,被尊为“中国第一帮主”。为什么当时的女人...详情>>
清代科举现场清代乡试以墨笔答题,称“墨卷”。卷面正中写明考试场次,左右两边书写姓名、...详情>>
“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无所不在”的上帝化身杨秀清死于非命,天国神话不攻自破,农民们唱...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