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onutXucius@Aroundight都基本说完了,我了解不多但还是斗胆多嘴两句。
看我这分类方法还真像高考复习提纲哈哈哈
---------------------------------
书籍出版业是西欧早起资本主义形态之一,作为资本主义,必然是要求不断地追求市场以及利益。
最初的市场是欧洲的识字圈,一个涵盖面广,但纵深单薄的拉丁文读者阶层。让这个市场达到饱和大约花了150年时间,除了神圣性之外,有关拉丁文的另一个决定性的事实是,它是通晓双语者使用的语言。
当时的双语者数量很少,只占全欧洲的一小部分,
资本主义、印刷科技与人类语言宿命的多样性这三者的交互作用产生了有着固定性的“印刷语言”——这也是作者所论述民族主义产生的原因之一。
基督教在中世纪起到了一种重要的文化宗教联结作用——而这样伟大而具有古典传统的共同体实际上是借助某种
但是这一种宗教共同体在中世纪后期逐渐式微,原因有二:
1.对欧洲以外世界的探索,扩充了“人们关于人类可能的生活形式的概念”。
2.神圣语言(拉丁文)的逐渐衰落——实际上这里有一种相互影响的作用在里面。
加之
首先:
关于民族国家:
本尼迪克特·安特森在《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中提到过。
@Aroundight同学说的可能和我所了解的略有不同。
按照安特森的划分,1820年以后出现于欧洲的“第二波潮流”是一种
——所以我认为拉丁文的衰落民族国家推行各国语言应该是有后期的促进作用,但不是衰弱的开始或者是主要原因。(主体不是民族国家,或许应该是[有志成为专制君主的统治者])
因为中世纪的西欧,拉丁文的普遍性从未与一个普遍的政治体系相重合。事实上,西欧在西罗马帝国瓦解后政治上的四分五裂意味着没有一个君主有能力垄断拉丁文,并使之成为“专属于他的国家的语言”。因此拉丁文在宗教上的权威从未拥有过足以与之相对应的真正的政治权威。
并且安德森认为行政方言的诞生较早,
由于人文主义者不辞辛劳地复兴了涵盖范围甚广的前基督教时期的古代文学作品...如今他们所热衷的拉丁文已经变得越来越有西塞罗式雄辩的古典风格,而其内容也逐渐远离了教会与日常生活...之前的拉丁文神秘是因为它作为文本(texts)而神秘,现在神秘则是因为书写的内容 ,而变得神秘。
在欧洲以及紧邻的周边地区,19世纪是方言化的辞典编纂者、文法学家、欧洲语言学家和文学家的黄金时代。——这样专业的知识分子的活动是第二波民族主义的关键。
以及各个语言的文化经典的翻译、辞书、历史书籍的出现起到了一种为这些本来是方言的“德语”、“法语”进行了“
参考资料: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吴叡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增订本)》,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11.第二、三、五章.
本文出自历史网lishiqw.com
一部杨家将,写尽了以杨业为首的杨家父子忠心为国、智勇双全、胆略过人的光辉一生。战场...详情>>
资料图:侵华日军。在各种资料中,中国抗日战争,到底消灭了多少侵华日军,一直是一个令人费解...详情>>
1936年4月9日,张学良与周恩来在延安第一次会见,奠定了两人一生的珍贵友情。1962年,周恩来...详情>>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孙中山的主持下于广州召开,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详情>>
2015年5月1日,《文史哲》杂志开展人文“‘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儒学与自由主义的...详情>>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人,曾经两度为相,先后五次进入朝廷中枢机构,旋升旋贬,五次被赶下政治舞台...详情>>
据《明实录》——嘉靖二十六年(1547)二月,从畿内挑选十一至十四岁少女三百人入宫;三十...详情>>
我们熟悉的杜月笙,是著名黑帮“青帮”的老大,被尊为“中国第一帮主”。为什么当时的女人...详情>>
清代科举现场清代乡试以墨笔答题,称“墨卷”。卷面正中写明考试场次,左右两边书写姓名、...详情>>
“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无所不在”的上帝化身杨秀清死于非命,天国神话不攻自破,农民们唱...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