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中国最节俭的皇帝?
这个问题,肯定很多人要说隋文帝、后周太祖等等,但是有资料可查的历史里,最节俭的皇帝是清朝宣宗皇帝,就是大家俗称的“道光皇帝”。
道光皇帝的节俭绝对是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历代帝王都甘拜下风。
道光皇帝剧照
道光即位后,很想重塑“康乾盛世”的景象。可此时的大清王朝已百弊丛生,要振兴祖业,当从何入手呢?道光思来想去,认为祖宗入关前的淳朴节俭习俗,已在入关后的腐化奢靡中丧失殆尽,现在国库空虚,而文官武吏、民间闾里,却竟相崇尚奇技淫巧;若不力戒奢靡之风,长此以往,其国将不国。道光决定先从矫正人心风俗入手,倡行节俭,使臣民“返本还淳”,从而使仓禀充溢,国库丰赡。
于是,他以新帝诏旨形式颁发了著名的“声色货利论”,阐明声色货利为害之大,关系到大清王朝的生死存亡,要求为官从政者不为声色货利所诱,严格“检束身心,屏除声色”,力崇节俭,恢复培养淳朴作风。
道光本人在身体力行倡节俭、杜奢靡方面的示范作用可谓帝王中之少有。在饮食上,皇帝照例每餐至少有二十几个菜肴,道光认为这样过于靡费,下令裁减,每天多者准令做四个菜,有时甚至只要一碗豆腐烧猪肝。
道光皇帝剧照
道光的节俭让管御膳房的官员们叫苦不迭,因为皇帝越是铺张,他们才越有机可乘,有油水可捞,只一碗豆腐烧猪肝,实在是无法虚报冒领。道光在饮食上如此节俭,朝廷官员起初将信将疑,可是经两次宴请后,就知道这不仅是做样子了。
道光初年曾两次“大宴”群臣。一次是皇后生日,道光设宴赏赐内廷诸臣。有缘赴宴官员都以为皇后生日,皇帝不会马虎潦草,定可一饱口福。岂料道光早有谕令备宴官员:皇后千秋庆宴,只准宰猪两头,用打卤面招待群臣,其余概行裁减。
搞得赴宴文武官员哭笑不得。另一次是大学士长龄平定回疆叛乱,监押叛乱首领张格尔班师回朝,道光亲御午门受俘,随后在万寿山玉澜堂摆宴庆功。文武百官以为此次平定回疆,皇上心里高兴,该会好好庆祝一番。可是,开宴后,群臣谁也不敢动筷,原来每张桌上只有几碟质低量少的小菜,若一齐动手,立时就会菜光盘净,无奈们好陪着道光喝两盅酒了事。
此后,文武百官始信道光节俭不虚。为表示紧跟皇上,上朝时个个都装出节俭的样子。当道光问颇受宠信的大学士曹振镛在家吃鸡蛋要花多少银子时,曹振镛竟谎称自幼患有腹胀气满的毛病,生平从未吃过鸡蛋。道光竟信以为真。
道光皇帝剧照
在服饰上,道光也一反历代皇帝特别讲究服饰以示尊贵的传统,厉行节俭,不事浮华。其改制罩衣和补缀套裤两事,为晚清士大夫广为传诵。内务府上衣监因为清代皇帝冬季常穿珍贵毛皮罩衣,遂为他准备了一件黑色狐皮罩衣。
黑色的毛皮缀在上好的锻子面料上,显得雍容华贵,典雅庄重。道光见到那件罩衣后,以为狐皮是猎获野物所得,缎子为百姓辛勤制作而成,缎子当比孤皮贵重,罩衣将四周缎子显露其外的“出风”部分纯系装点好看,毫无实用,即传令内务府改制,四周不许显露多余缎面。道光的节俭使长期贪污中饱的内务府官员们早就大为沮丧,趁此次奉旨改制罩衣欲捞点油水,遂上奏说“改制罩衣,需银千两”。
道光皇帝剧照
不料弄巧成拙。道光听说改制件罩衣竟要如许银子,当即改变主意,传谕说:“改制花费既多,著暂免,此后新制,概无出风。”随后又将此事谕知入值的军机大臣,致使京城大小官员从此穿的毛皮罩衣不再敢有“出风”部分。
道光是出了名的节俭,连过年都不例外。这和乾隆一比,立见分晓。乾隆的除夕宴,还不算太奢华,但根据清宫的膳食档案记载,光是各类鸡鸭,就得三十几只;猪肉,上百斤;其他的肉类,如羊肉、鹿肉和鱼肉等,都得几十斤。再加上其他的,林林总总,单子就列了好几张。而这规模,在清代的皇帝中,还不算太奢华的。
而道光呢?相比而言,就寒酸得可怜了。道光的新年大餐,多数年份都是“四菜一主食”。主食大多是饽饽,而四菜尽管都是荤菜,但也都是鸡蛋炒肉丝这一类的,并非什么极尽奢华的山珍海味。一顿饭下来,所有花费还不及乾隆皇帝的一道菜。
本文来源网(www.lishiqw.com)
一部杨家将,写尽了以杨业为首的杨家父子忠心为国、智勇双全、胆略过人的光辉一生。战场...详情>>
资料图:侵华日军。在各种资料中,中国抗日战争,到底消灭了多少侵华日军,一直是一个令人费解...详情>>
1936年4月9日,张学良与周恩来在延安第一次会见,奠定了两人一生的珍贵友情。1962年,周恩来...详情>>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孙中山的主持下于广州召开,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详情>>
2015年5月1日,《文史哲》杂志开展人文“‘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儒学与自由主义的...详情>>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人,曾经两度为相,先后五次进入朝廷中枢机构,旋升旋贬,五次被赶下政治舞台...详情>>
据《明实录》——嘉靖二十六年(1547)二月,从畿内挑选十一至十四岁少女三百人入宫;三十...详情>>
我们熟悉的杜月笙,是著名黑帮“青帮”的老大,被尊为“中国第一帮主”。为什么当时的女人...详情>>
清代科举现场清代乡试以墨笔答题,称“墨卷”。卷面正中写明考试场次,左右两边书写姓名、...详情>>
“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无所不在”的上帝化身杨秀清死于非命,天国神话不攻自破,农民们唱...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