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历史上有趣的事,尽在历史趣闻网!
首页 > 古代历史>正文

【人物春秋】张之洞整饬海南海防

来源:历史趣闻2018-08-17责编:admin人气:1488
字号:小号|大号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觊觎,坚船利炮对沿海的入侵,西潮对中国文化的冲击,这让当时有识之士认识到,“琼州情形,较台湾尤为吃重,该处孤悬海外,逼近越界,应如何未雨绸缪,扼要布置,着张之洞、倪文蔚酌度情形,会商妥筹。”时任兵部侍郎曾纪泽向光绪皇帝加以申述。于是,张之洞于光绪十年(1884年)闰5月20日就任两广总督,十五年(1889年)10月22日离任,为期5年4个月。

由是,当时两广总督张之洞,担负起整饬海南海防和发展海南经济的重任。他于光绪十三年(1887)十二月初二乘轮由虎门放洋巡视琼州海岸,周览形势,审度筑台设戍,处所测量,兵轮出入要隘,并且兼着调查采访风土民情,考核吏事营伍等事。在这个基础上,他对琼州进行一次全面的整顿。

张之洞分析当时海南情况之后,认为加强海南海防建设,首要的任务是构筑有威力的炮台。于是围绕炮台的建筑做几项实在的工作:

一是派员测绘海南图说。因为历史上的海南岛,只是作为流放罪人的荒岛,从来没有做过地形地貌测绘。光绪十年(1884年),在海南绘制琼防图,附有铺前、青蓝港、儋州、海口、崖州等港口并勘明各口门宽狭、曲直深浅,内外暗礁明岛,口外沙滩等,均详载图说,形势了然。

二是展设琼州电线。琼州孤悬海外,因没有电线可通信息,“琼郡音信阻绝,实为可虑。”基于上年法国船只侵犯而没有军援的痛切教训,他与直隶候补道盛宣怀,详筹定议整体工程的方案,并规定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二月二十九日竣工。

三是为巩固海防建设榆林港。榆林港是海南重要港口,日、法等国的侵略者虎视眈眈。榆林港军事形势之重要性,引起张之洞密切关注。

张之洞在一番调查研究之后,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九月二十日向光绪皇帝上了奏折,详细报告榆林港形势在军事上的重要性,拟于榆林港建立军事基地及炮台军事宜。

张之洞对于海南榆林港,深谋远虑,提出他的布局。榆林港建成后,直至现在仍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价值。

四是建置海南各处炮台,加强海防以自卫。

他征引出曾纪泽的奏折提出,海南岛情形较台湾尤为吃重。经过一番巡视调查之后,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九月二十日,他在上《建筑琼廉海口炮台折》中向光绪皇帝建议在海南修建炮台,以防列强入侵海岛。

对于海南岛炮台的建筑,张之洞的计划十分详细。海口东西炮堤分四路:海口街外旧得胜炮台故址筑三台,为首路;迤西之水英场筑三台,为中路;再迤西之西场筑三台,为尾路;大英山上筑三台,为后路。俱安二十四生大炮,共洋式台十二座,炮十二尊。

张之洞对海南炮台的建筑,盘算极为详细周全。为了巩固海南岛海防,防备当时外国军船的侵入,他可谓殚精竭虑,实施方案也十分具体。这些炮台在当时是建成了。现在只剩下海口秀英炮台的遗迹,供后人对当时这段历史的回顾。(周伟民)(2014年8月25日海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