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亲自到刘备驻兵处探营,毛遂自荐失败了。但在历史上,这只是诸葛亮和刘备建立关系的开始。那么后来在《三国志》中明确记载的“三顾茅庐”之说又是怎么来的呢?是刘备突然发现诸葛亮有得天下之才而去三顾吗?不是。他们之间关系进一步的发展,事实上得益于诸葛亮的老师、岳父的共同施谋。
当时,诸葛亮与刘备初次见面后出了刘备的大营,心中充满失望与怅然,本来是满怀希望而来,却是这般结果而归。他心情郁闷,无心逗留,便踏上了回隆中的大道。
诸葛亮见到岳父黄承彦,讲述了自己在樊城的遭遇,不由长叹一声:“一个人若想出人头地,不是自己就能够左右的呀!不知道天下有多少人空有满腹经纶,而无施展机遇。”
黄承彦望着诸葛亮,说道:“好啊,刚刚遇到这么一点挫折就心灰意冷了吗?依我所见,这不过是一唱大戏的一个小小的序曲而已。”
处女能怀孕吗?能,这并非是神话。但在蛮荒时代,怀孕一直是神话中神圣的暗示。在古代,代代相传类似无性而孕的故事,最古老的大都是感应怀孕。
如伏羲氏的母亲一次在野外踩到了一个巨人的脚印上,受到了感应,并有一道彩虹绕在她身上,于是,她怀孕了,生下了伏羲。
黄帝的母亲也是这样,有一天,这位叫附宝的女人看见天上有电光围绕着北斗星,受了感应,从此有了身孕,在轩辕之丘生下了皇帝。
黄承彦点拨道:“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人的才学本领就是为了有机会施展而准备的,但在机会没来时,要耐得住寂寞才好。”
诸葛亮点头,说:“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如果生不逢时,等不到明君,那就依然在隆中当山野村夫,也是不错的选择。”
黄承彦点头,喝了一口茶,接着说道:“不过,机会也不完全是等来的,有时还要争取,还可以想办法让机遇找你来。”
诸葛亮不禁绽开笑容道:“还望老师指点迷津。”
翁婿二人正在谈论,家人来报,有客人来访。诸葛亮说:“肯定是水镜先生,且让我到大门迎接。”话音未落,司马徽已经进了大堂,一边走一边说:“也不是外人,不必那么多的礼数。”
黄承彦起身迎接道:“好啊,老友相见在隆中,痛饮几杯方兴浓。今天正想听听阁下的高谈阔论呢!”
司马徽对孔明说:“樊城一行,我料不大顺心。对吗?”
诸葛亮点头。
司马徽说:“这个怨为师的欠考虑。既然有了一个目标,那么要想实现,就必须认真筹划一番,如果不假思索,贸然而动,自然是欲速则不达。”
“学生自认学业不精,蒂未落,只怨瓜还未熟;渠虽修成,水未到,尚缺引水之道。”
“好啊,我却以为瓜已熟,为何蒂不落?尚欠一阵风,风到瓜自落。”黄承彦捻须说道。
“那么渠已修成,何谓引水之道乎?”司马徽问。
“今日水不是已经来了吗?水镜水镜,无水何以成镜?”
“你是说我已经有了方略?”
“不要卖关子了,赶紧一一道来。”
“俗话讲,一个女婿半个儿。你可是真替孔明着急啊!”
这时,黄丑丫笑吟吟地走入大堂,对父亲说:“酒已经烫热,宴席已经备好,您快与司马老师畅饮,请水镜先生酒后吐真言!”
司马徽哈哈大笑道:“丑丫备酒,是要诓老夫泄露天机!”
酒席宴上,司马徽道:“徐元直前些日子找我要主意,我告诉他,即使隐姓埋名也要显山露水。他原打算北上洛阳从军,投靠曹孟德。我对他讲,你现在的身份如果投军,不过当个士卒,什么时候混出模样来?倒不如去投刘玄德,打击曹军,让曹孟德吃你几次苦头,对你刮目相看,你的名声远播,自然就会有个好前程。”
诸葛亮马上悟道:“您是让徐庶先行,为我探探刘玄德到底是不是可以辅佐之主?”
司马徽不置可否,说道:“总之,要先看一看刘玄德的人品究竟如何。”
黄承彦点头说道:“好啊,毛遂自荐总不如名士推荐。”
司马徽故意连连摇头:“我可不认识刘玄德,你不要又给我安排什么事情做。”
黄承彦一本正经地说:“怎么是我给你安排呢?你自己已经在安排。至于认识与不认识不过是一字之差,见一面不就可以减少一个不字了嘛。”司马徽点头同意。
诸葛亮说:“我看刘玄德还没有意识到身边无人。他大约还认为自己身边有文臣,有武将,人才济济,完全可以依靠现在他身边的人马驰骋天下,创建伟业的。所以我还是想继续留在隆中,钻研战法,完善八阵图。”
司马徽连连摇头,说:“前日,我与庞德公谈起你的学业,觉得你现在最急需的事情,是游历山川,徜徉山水之间。特别是西川五十四州,你还没有游历,对那里的风土人情,你也只是在前人的著述中略知一二。依我所见,你应当亲身体验一番,纸上谈兵容易,也容易误事。地形地貌与人为所画图形毕竟还有区别,误差也是不少的。所以真正的将才,务必要亲自查勘地形地势的。”
诸葛亮尊照老师司马徽的教导,开始有目的游历山川江河。哪处可伏兵,何方易守难攻。他都一一记录在案,并找到一张西川五十四州的地图。他按图索骥,将所观地形地势的心得也都在图上有所表示。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他在游历山川的同时,访贤拜友,扩大了自己的资讯网络,获取了不少信息资源。
此时,司马徽与黄承彦等人已经开始全方位研究刘玄德,对刘玄德的相貌、行踪、爱好、特点,以及身边随行人员的情况,逐一分析,安排对策。对于刘玄德本身的优缺点和生活习惯更可谓了如指掌,以致水镜山庄的书童对刘玄德都能够耳熟能详,一见到刘备马上就能够认出。
司马徽在水镜山庄不露痕迹地推荐了诸葛亮。他对刘备说:“伏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但是,他并没有说破“伏龙”就是诸葛亮,原因很简单,司马徽知道刘备对诸葛亮有过一面的交往,他担心刘备对诸葛亮最初的印象会影响他下一步的安排。
司马徽不愧是老谋深算,为了弟子的前程煞费苦心,在刘备面前推荐了“伏龙”这还不算完,当天晚上,他又招来徐庶徐元直,安排徐元直隐姓埋名到刘备驻扎的樊城应聘。
刘玄德以为徐庶就是“伏龙”,随即拜徐庶为军师。这徐庶,一出手就将曹操军队打得落花流水,一败涂地。于是曹操设计,诓徐元直进许都。徐庶明知是套,却偏偏要往里钻。在去许都的路上,他对有知遇之恩的刘玄德推荐了胜过自己多少倍的诸葛亮。
此时,刘玄德还纳闷哪,水镜先生讲匡扶天下的人杰是伏龙和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怎么没有听说这个诸葛亮是那么大的角儿啊?当徐庶说诸葛亮就是“伏龙”时,这才让刘备恍然大悟。
徐庶告诉刘备,伏龙不可屈致,使君可亲往求之。刘备为了得到帮助自己得天下的大才,也豁出去了,一次登门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哪一位架得住一而再,再而三的上门请求呢?
刘备这一手固然奏效了,其实还是在司马徽与黄承彦的筹划之中。当刘备还没有动身去隆中时,司马徽担心刘备还在犹豫,又亲自登门找到刘备,强调诸葛亮那是“兴周八百年的姜子牙、旺汉四百年的张子房”啊。就这一句,催得刘备赶紧备马,请求诸葛亮出山!
“刘备已经决定要聘请诸葛亮了。”司马徽将情报迅速传达给了黄承彦。
黄承彦又一次来到卧龙岗,告诉孔明:“机会来了,就看你能不能把握住。”
诸葛亮问:“莫不是刘玄德要来登门拜访?”
黄承彦问:“你怎么猜到的?”
“前几天,徐元直从我这里走的。”
“你如何打算?”
“正在思考,没有想到这么快。”
“为师的,已经为你设计好了一场‘三顾茅庐’的大戏。”
“这场戏大约就是以隆中卧龙岗作为场景吧?”诸葛亮猜不透岳父大人是如何筹划的。“那您安排我干什么呢?”
“你没有见小孩做游戏所唱的吗?‘一网不捞鱼,二网不捞鱼,三网捞个小尾巴鱼——哈哈!你不妨先躲起来,找一个没人打扰的地方去做作业。题目叫‘隆中如何作对?’副标题是:‘为刘备指条明路’。前面的三出戏你就别管了,自然有人唱的。”黄承彦不慌不忙地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本文出自网http://m.lishiqw.com
一部杨家将,写尽了以杨业为首的杨家父子忠心为国、智勇双全、胆略过人的光辉一生。战场...详情>>
资料图:侵华日军。在各种资料中,中国抗日战争,到底消灭了多少侵华日军,一直是一个令人费解...详情>>
1936年4月9日,张学良与周恩来在延安第一次会见,奠定了两人一生的珍贵友情。1962年,周恩来...详情>>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孙中山的主持下于广州召开,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详情>>
2015年5月1日,《文史哲》杂志开展人文“‘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儒学与自由主义的...详情>>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人,曾经两度为相,先后五次进入朝廷中枢机构,旋升旋贬,五次被赶下政治舞台...详情>>
据《明实录》——嘉靖二十六年(1547)二月,从畿内挑选十一至十四岁少女三百人入宫;三十...详情>>
我们熟悉的杜月笙,是著名黑帮“青帮”的老大,被尊为“中国第一帮主”。为什么当时的女人...详情>>
清代科举现场清代乡试以墨笔答题,称“墨卷”。卷面正中写明考试场次,左右两边书写姓名、...详情>>
“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无所不在”的上帝化身杨秀清死于非命,天国神话不攻自破,农民们唱...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