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这段历史我们说了十多期,有点乱。我们撸一下,先是黄巾起义乱天下,阉戚相争引董卓,诸侯并起讨董卓,袁绍征幽霸河北,曹操许昌迎献帝,官渡一战定雌雄,征辽讨荆意太满,赤壁火起三国分。刘备入蜀占汉中,关羽大意失荆州。
妥了。我们可以接着关羽败走麦城往下说了。
听说二弟被弄死了,刘备气得备胎都要炸了。仇是非报不可了,在报仇之前,刘备抽个空自我进步当了皇帝。说起来,已经晚了一步。因为曹魏那边已经抢了跑,曹操的儿子曹丕已经坐上了龙骑。
顺便介绍一下,英明神武的操哥终于挂了。
接班人是曹丕。关于接班人问题,也是让曹操操碎了心。小儿子曹植作文写得特别好。几次感动天感动爹。但其实静下来想想,并没有多少悬念。曹植偏科太严重,作文都是满分,但情商政务军事在及格线上徘徊,这样的人怎么能考上蓝翔呢?曹丕虽然长处不及曹植长,但没有明显短板呀。根据水桶理论,短板才决定一个人有多少的容量。何况丕哥还早投胎。所以贾诩说了一句:想想袁绍跟刘表吧。曹操就拍了板,让曹丕接任懂事长。为了顺利交接班,还发生了一起鸡肋引发的血案,曹大爷把一向装小聪明的曹植军师杨修给弄死了。
丕哥当上皇帝后,就想弄死植弟,出了一个计时作文,要植弟七步写出来。结果植弟顺利完成。这就不对嘛,要考就不要考对方的长项啊,你考曹植二次方程,几何图形嘛。保证植弟的骨灰献给植树节。
当皇帝这档次事,都是你有我有全都有。刘备马上为汉献帝举办了一场追悼会,其实汉献帝只是降级当了山阳公。但那时又没有人民日报来辟谣。汉献帝再次献出名字,被死亡了一次,成全了刘备。
过了皇帝瘾,刘备就带着兵马去揍孙权,刚发出江湖召集令,三弟张飞的脑袋就飞了起来。跟关羽爱士兵鄙视读书人不同。张大哥其实是个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对贫下中农屌丝士兵很不感冒,经常拿着士兵玩重口味的五十度灰,结果士兵受不了,直接砍了飞哥的脑袋送给了孙老板。
二弟三弟都挂了,刘备也不想好好过了。一头冲到了孙权的地盘。
孙权派出来热烈欢迎刘老板的是陆逊。
说明一下,蒙人无数的吕蒙已经报销了。孙权这个老板太费员工。打一场大仗就非战斗减员一名CEO。实在背到家。好在人才梯队很给力。孙权搞了一个人才本地化计划,政府班子东吴化,这才关键时刻没有掉链子。
刘老板的蜀汉集团就差了点。这个时候,正是刘蜀汉集团人才青黄不接的时候。庞统崩了,法正挂了,关羽羽化了,张飞飞升了,赵云因为反对,所以不带他玩。诸葛亮要守家。新招的马超魏延还要在汉中防着曹老板。刘备差不多是一个人在战斗。
一心要二次创业的刘老板沿江而下,突然脑子短路,觉得坐船不如上岸,跑到岸边扎下营,又摆下长蛇阵,营盘联起来差一点可以绕地球一周。
刘备挽起袖子就朝陆逊扑过去,老想碰个瓷。陆逊采用新城管行为管理方法,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然后趁人不注意,就把刘备的摊子踢倒了,不是,是一把火把刘备的大营给烧了。在被做成BBQ之前,刘备赶紧开溜,刘备不当跑跑好多年,现在重拾旧景,果然还是熟悉的味道。
跑到家门口,刘备终于累趴下了。把企业CEO诸葛亮找过来。当年刘备三顾茅庐,给了诸葛亮三个壁咚,但一直没怎么大用亮哥。
现在算算老人,就只有亮哥靠得住了。刘备指指儿子阿斗同学,说了一句: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个自取是自己当老板,还是另外选一个小刘当老板呢。刘备没说。这就是老板的说话艺术了。什么话不必说透,你猜!
反正,刘老板直接把诸葛经理说跪了。
关于刘备托孤这个事情,历史是有分歧的,点赞的有,比如史学家胡三省,赵翼等人,认为备哥太赞了,古往今来,托孤的主,没有像备哥这么坦荡的。扔砖的也有,认为托就托嘛,说这种画蛇添足的话不是自找麻烦?幸亏亮哥行事坦亮,不然,真的总经理逆袭董事局了怎么办。更有批评的,认为刘备太虚伪,明知亮哥为人,绝不会干背叛这种事,还要拿这种话来诈亮哥。
对此,脑洞老师的意见是,白帝城托孤绝对是史上最佳托孤,刘备托孤之后,阿斗同学不怀疑不反叛,亮哥信守诺言,有始有终,鞠躬尽粹。中国的历史上你能找出第二例吗?没有!不服来的来辩!至于刘备是不是诈我们亮哥,我只想说一句,欺骗一时的是骗子,欺骗一世的是爱情,虚伪一时的是小人,虚伪一世的则可以称为君子。
刘备先生从当年指着门前的大槐树说要很牛逼再到白帝城托孤,他就算虚伪,也保持了虚伪的本色。人虚伪一时很容易,因为总容易露出尾巴,备哥却虚伪了一辈子。你能说他有尾巴吗?
办完托孤这件事,刘备挥一挥衣袖,告别昨天的云彩,找他的二弟三弟去了。
一部杨家将,写尽了以杨业为首的杨家父子忠心为国、智勇双全、胆略过人的光辉一生。战场...详情>>
资料图:侵华日军。在各种资料中,中国抗日战争,到底消灭了多少侵华日军,一直是一个令人费解...详情>>
1936年4月9日,张学良与周恩来在延安第一次会见,奠定了两人一生的珍贵友情。1962年,周恩来...详情>>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孙中山的主持下于广州召开,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详情>>
2015年5月1日,《文史哲》杂志开展人文“‘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儒学与自由主义的...详情>>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人,曾经两度为相,先后五次进入朝廷中枢机构,旋升旋贬,五次被赶下政治舞台...详情>>
据《明实录》——嘉靖二十六年(1547)二月,从畿内挑选十一至十四岁少女三百人入宫;三十...详情>>
我们熟悉的杜月笙,是著名黑帮“青帮”的老大,被尊为“中国第一帮主”。为什么当时的女人...详情>>
清代科举现场清代乡试以墨笔答题,称“墨卷”。卷面正中写明考试场次,左右两边书写姓名、...详情>>
“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无所不在”的上帝化身杨秀清死于非命,天国神话不攻自破,农民们唱...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