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王背了姜太公873步,知道真相还想再背?这事到底靠不靠谱
历史上,周朝自建国至灭亡,一共有800多年。成为“华夏“一词的创始者。
周朝的国运一直持续了800多年,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朝代最维持最长的王朝。
周朝的兴盛,源于文王的贤德爱民,原始的生产力,加上道德至上的尊崇和恩威并重的分封制度等。
在民间的传说中,有一个有趣的典故——“周文王背了姜太公800多步,姜太公护佑了周朝800多年。”
这个故事还现出在电视剧版的《封神演义》中。
文王灵台梦得飞熊入梦,这是周朝兴起的大吉兆,持“封神榜”的姜子牙,就别号“飞熊”。
姜太公垂钓与到磻溪河上,文王听闻得子牙是大贤才,便诚心诚意的来到渭水,请姜子牙“出山”。
在有些影视剧中,描述的是文王为姜子牙抬撵,也有说法称文王是背着子牙走了873步。
周文王上了年龄,实在背不动了,就停了下来。
姜子牙对文王说:“大王拉我走了873步,我保大王的子孙坐873年的天下。”
文王姬昌一听说后悔了,就要坚持撑着再背文王走下去。
姜太公制止了文王,叹一声:此乃天意,再背下去也毫无意义。
这段趣闻轶事,在“封神榜”等影视资料里,传得神乎其神,在民间也传得津津有味。
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这段故事呢?
“源易缘”的小伙伴,专门找来了《封神演义》原著。
第24章节“渭水文王聘子牙”中写道:周文王对子牙很是恭敬,请太公登鸾舆,姜子牙再三推辞:老臣承蒙洪恩,以礼相聘,尚已感激非浅,怎敢乘坐鸾舆,越名僭(音jiàn)分。
“越名僭分”就是坏了名分,乱了规矩。然后姜太公又接着说:这个断然不敢!
周文王与姜太公再三推让,大臣散宜生给文王建议:贤人既不乘车,望主公从贤者之请,可将大王逍遥马请子牙骑,主公乘舆。
彼此继续推让一番后,文王同意数番。在一片欢声笑语之下,文王成功聘得子牙。
在原著里,”源易缘“并未发现,这部小说里,并没有文王背或抬姜太公的文字。
再查阅其他古籍资料,发现只有影视剧改编的这个趣闻故事。而影视剧改编的蓝本就是这本明朝的《封神演义》。
试想,以礼相待的贤德文王,再三请有道有德的太公乘车,都被姜子牙坚决拒绝。
何况受天之命,掌握封神榜的太公,又怎会让文王背或抬,做出违背礼制的事情发生呢。
只不过”众口铄金“,有趣的传说的事看的多了,就会有不少人信以为真了。
一部杨家将,写尽了以杨业为首的杨家父子忠心为国、智勇双全、胆略过人的光辉一生。战场...详情>>
资料图:侵华日军。在各种资料中,中国抗日战争,到底消灭了多少侵华日军,一直是一个令人费解...详情>>
1936年4月9日,张学良与周恩来在延安第一次会见,奠定了两人一生的珍贵友情。1962年,周恩来...详情>>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孙中山的主持下于广州召开,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详情>>
2015年5月1日,《文史哲》杂志开展人文“‘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儒学与自由主义的...详情>>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人,曾经两度为相,先后五次进入朝廷中枢机构,旋升旋贬,五次被赶下政治舞台...详情>>
据《明实录》——嘉靖二十六年(1547)二月,从畿内挑选十一至十四岁少女三百人入宫;三十...详情>>
我们熟悉的杜月笙,是著名黑帮“青帮”的老大,被尊为“中国第一帮主”。为什么当时的女人...详情>>
清代科举现场清代乡试以墨笔答题,称“墨卷”。卷面正中写明考试场次,左右两边书写姓名、...详情>>
“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无所不在”的上帝化身杨秀清死于非命,天国神话不攻自破,农民们唱...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