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个善于察言观色,揣摩人心的人吗?所谓察言观色。通过一个人的外在表现去判断一个人内心的真实想法。有人会说,我是正人君子,我很耿直,才不屑去做察言观色,揣摩窥视别人心理的事情呢。
其实察言观色这四个字是孔子说的,你的道德情操能比孔子更高深吗?这句话就在《论语·颜渊》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张就问老师:
“老师,我如何才能发达呢?”
孔子问:“你说的发达是什么意思?”
子张说:“很简单,就是有名有利,有权有钱。”
孔子说:“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孔子的意思是说:做人要正直,做事要有原则,但是还需要学会察言观色,谦虚对待别人,做到内方外圆,这样你就会发达。孔子把察言观色当成一个人上升发达的必备能力。所以你看,孔子并不是教我们做个迂腐的老好人,而是一再叮嘱我们要做个明白人:学会察言观色,学会见人下菜碟。
对于察言观色这件事,其实不仅孔子提倡,鬼谷子也教过我们察言观色的智慧,唯一不同的是一个讲理论,一个讲方法。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察言观色的智慧。
一
先来讲个故事。话说有一次春秋五霸齐桓公正在开会谋划去欺负小兄弟卫国。这时候有一位卫国的妃子求见,齐桓公看见爱妃不无得意的把腿翘的老高,洋洋得意的看着他。
谁知道妃子主动问:“大王,请问卫国是不是做错了什么事?”
齐桓公心里嘀咕了,这事我没跟她说,她是怎么知道的?妃子似乎看出齐桓公的疑惑了,就说:
“刚进来的时候,大王看见臣妾时,脸色颇为强横,洋洋得意,腿翘老高,这明显是要攻打卫国。”
第二天,管仲求见,一见齐桓公,开头就问:“大王是改变主意,不攻打卫国了吗?”
齐桓公内心更好奇了,管仲又是咋知道的。管仲说:“大王早朝的时,气色缓和了很多,说话也恭敬了许多,连声调都变得和气,看到大王没有了杀气,所以微臣就知道大王改变主意了。”
什么是察言观色?其实就是通过观察一个人言语和脸色来揣摩对方的心意。所以察言观色有的两个大方向:语言和脸色。
察言观色考验的是一个人的观察能力和听话能力。它最能不由自主地告诉我们真相,只有这与才能揣摩识别他人的心理,对其内心意图洞若观火。比如鬼谷子就说过:耳目者,心之佐助也,所以窥间见奸邪。意思是说耳朵和眼睛,是思考的辅助,只有学会察言观色,听话听音,才能洞察别人的内心,避免自己被人算计。
一个人的言谈举止机显示着一个人的性格、心理。其实观察一个人的脸色就好像察看天气,所以察言观色有很深的学问。
二
一个策士必须要学会察言观色。鬼谷子早在2500年前就做了这么一个定义“情变于内者,形见于外”,一个人的内心出现波动,他的外在就必然发生变化,比如现代西方的微表情,肢体语言,色彩心理学其实就是利用人心理的变化,进而做出判断。一个善于沟通的人总是很善于通过对方的表情变化,分析别人的心理。
鬼谷子告诉我们,做人要想成功,就不能太耿直,要学会通过观察别人的外表,别人的语言,就可以判断出对方想要隐藏的东西。鬼谷子说:常必以其见者,而知其隐者,此所谓测深揣情。通过观察到的信息,分析对方想要隐藏的东西,这就叫:
察言观色,揣摩人心!
一部杨家将,写尽了以杨业为首的杨家父子忠心为国、智勇双全、胆略过人的光辉一生。战场...详情>>
资料图:侵华日军。在各种资料中,中国抗日战争,到底消灭了多少侵华日军,一直是一个令人费解...详情>>
1936年4月9日,张学良与周恩来在延安第一次会见,奠定了两人一生的珍贵友情。1962年,周恩来...详情>>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孙中山的主持下于广州召开,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详情>>
2015年5月1日,《文史哲》杂志开展人文“‘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儒学与自由主义的...详情>>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人,曾经两度为相,先后五次进入朝廷中枢机构,旋升旋贬,五次被赶下政治舞台...详情>>
据《明实录》——嘉靖二十六年(1547)二月,从畿内挑选十一至十四岁少女三百人入宫;三十...详情>>
我们熟悉的杜月笙,是著名黑帮“青帮”的老大,被尊为“中国第一帮主”。为什么当时的女人...详情>>
清代科举现场清代乡试以墨笔答题,称“墨卷”。卷面正中写明考试场次,左右两边书写姓名、...详情>>
“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无所不在”的上帝化身杨秀清死于非命,天国神话不攻自破,农民们唱...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