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人都认为关张只是一位莽夫,有勇无谋,实际上这是对张飞非常深的误解。张飞属于粗中有细代表人物,而且还非常毒蛇,一个“三姓家奴”怼的吕布没有一点脾气。而且张飞对于战略战术也非常有自己的见解,好几次断后的任务都是由张飞完成的,如果张飞只是一位莽夫肯定干不了断后的活。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当阳喝敌”就跟张飞有关,相信大家也非常熟悉,一起来看看这背后的典故究竟是什么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张飞传》,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主人公是张飞。原文如下:
张飞字益德,涿郡人也,少与关羽俱事先主。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先主从曹公破吕布,随还许,曹公拜飞为中郎将。先主背曹公依袁绍、刘表。表卒,曹公入荆州,先主奔江南。曹公追之,一日一夜,及于当阳之长阪。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张飞,字益德,幽州涿郡人世,早年与关羽一起跟随刘备。关羽比张飞年长几岁,张飞以兄长之礼对待关羽。先主刘备曾经跟随曹操消灭吕布。回到许昌后,曹操拜张飞为中郎将。
此后,刘备背叛曹操,先后依附袁绍和刘表。刘表死后,曹操攻入荆州,刘备向江南一带逃跑。曹操派兵追赶,经过一天一夜时间,终于在当阳长坂一带追上了刘备。刘备听说曹军突然出现,抛下妻儿,仓皇而去,并派张飞率二十名骑兵断后。张飞据守在河岸边,拆掉了桥梁,圆睁双眼,手握长矛,大吼一声道:“我就是张益德,你们谁与我决一死战!”曹军将士没有一个敢靠近张飞,刘备等人因此得以逃脱。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根据这个记载演变而出的一句成语,叫做“当阳喝敌”,比喻英勇无敌的英雄气概。
发生在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的当阳之战,是刘备一生中经历的最为惨痛的失败之一,其危险程度可与十余年后的夷陵之战相提并论。当时,刘备带着十余万荆州百姓南逃,曹操则以最精锐的虎豹骑追赶。经过一天一夜的急行军,虎豹骑终于在当阳一带追上了刘备。
在虎豹骑的打击下,刘备溃不成军,不仅重要谋士徐庶的母亲被俘,导致徐庶不得不离开刘备依附曹操,就连刘备的两个女儿也落入曹军之手。刘备本人的举动令人非常不屑,“弃妻子走”,让张飞率领区区二十名骑兵断后。张飞的骁勇举世闻名,曹军将士被张飞的声势所震慑,不敢靠近,这也情有可原。
不过,根据这段记载的介绍,曹军不敢上前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张飞事先“据水断桥”,曹军将士即便想与张飞拼命,还要渡过小河,不但耽误时间,还要在河中设法躲过张飞手下弓箭的袭击,这明显一点胜算都没有。从这个故事看,张飞还是很有点谋略的。
一部杨家将,写尽了以杨业为首的杨家父子忠心为国、智勇双全、胆略过人的光辉一生。战场...详情>>
资料图:侵华日军。在各种资料中,中国抗日战争,到底消灭了多少侵华日军,一直是一个令人费解...详情>>
1936年4月9日,张学良与周恩来在延安第一次会见,奠定了两人一生的珍贵友情。1962年,周恩来...详情>>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孙中山的主持下于广州召开,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详情>>
2015年5月1日,《文史哲》杂志开展人文“‘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儒学与自由主义的...详情>>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人,曾经两度为相,先后五次进入朝廷中枢机构,旋升旋贬,五次被赶下政治舞台...详情>>
据《明实录》——嘉靖二十六年(1547)二月,从畿内挑选十一至十四岁少女三百人入宫;三十...详情>>
我们熟悉的杜月笙,是著名黑帮“青帮”的老大,被尊为“中国第一帮主”。为什么当时的女人...详情>>
清代科举现场清代乡试以墨笔答题,称“墨卷”。卷面正中写明考试场次,左右两边书写姓名、...详情>>
三国时期的战事,最讲究的就是如何减少自己的损失而保住大局,想要完胜对手几乎是不可能的...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