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晚年也是发生了好几起不如意的事情,今天为大家讲述的事件就是孙权被公孙渊还曾摆了一道。其实孙权在大的战略方面没什么问题,就是细节上需要有人帮忙,以前周瑜、鲁肃还在的时候,就能帮孙权分担不少。陆孙这方面就要差一些了,而且他跟孙权的关系也算不上很好,这次事件也是让孙权颜面全无。其中一句成语“气涌如山”就表达了孙权当时的心情,一起来看看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吴主传》及其注引《江表传》,时间是在东吴嘉禾二年(公元233年),主人公是孙权。原文如下:
《三国志·吴主传》载:“三月,遣舒、综还,使太常张弥、执金吾许晏、将军贺达等将兵万人,金宝珍货,九锡备物,乘海授渊。举朝大臣,自丞相雍已下皆谏,以为渊未可信,而宠待太厚,但可遣吏兵数百护送舒、综,权终不听。渊果斩弥等,送其首于魏,没其兵资。权大怒,欲自征渊,尚书仆射薛综等切谏乃止。”
《江表传》载:“权怒曰:‘朕年六十,世事难易,靡所不尝,近为鼠子所前卻,令人气涌如山。不自载鼠子头以掷于海,无颜复临万国。就令颠沛,不以为恨。’”
综合这两段记载,这个故事的大意是:东吴嘉禾二年(公元233年)三月,孙权决定护送宿舒与孙琮等人返回辽东,同时派遣太常张弥、执金吾许晏、将军贺达等人率领一万军队,带着金银财宝、九锡等礼器,乘船前往辽东赐给公孙渊。丞相顾雍等满朝大臣劝谏,认为公孙渊不可轻信,而且赐给他的恩宠和待遇都非常过分,只要派遣官兵数百人护送宿舒和孙琮已经足够了。
不过,孙权并没有听从大臣们的劝告,最终公孙渊若然杀害了张弥等人,将他们的人头送到曹魏,将他们的兵器资仗都收归己有。孙权闻讯后发怒,气愤地表示:“我已经年过六十,世间任何事情,我都经历过。可如今却被公孙渊这小子骗了,令人气愤到极点。如果不亲自抓住他,将他的头颅割下扔到海里去,我还有什么脸面统治天下。纵然此次出征异常艰辛,我也不会有任何抱怨。”此后,包括尚书仆射薛琮等大臣苦劝,终于打消了孙权远征辽东的念头。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孙权口中的“气涌如山”,意为愤怒到极点。这也是由孙权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东吴帝国与辽东公孙渊之间的交往始于东吴黄武八年(公元229年)。《三国志·吴主传》中说:“五月,使校尉张刚、管笃之辽东。”这是在孙权称帝后一个月的事情。为什么与相隔万里的公孙渊交往,孙权的目的非常明确,一来是对曹魏进行战略牵制,二来似乎获得当时东吴最为短缺的战略物资——战马。
不过,令孙权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公孙渊不但吞掉了孙权派人带去了人马、兵器,还将孙权派去的使者杀害先给曹魏,以此向曹魏帝国表忠心。孙权不但白白损失了一万多人马和众多金银财宝,还引发朝臣的集体反对,可谓颜面无存。
一部杨家将,写尽了以杨业为首的杨家父子忠心为国、智勇双全、胆略过人的光辉一生。战场...详情>>
资料图:侵华日军。在各种资料中,中国抗日战争,到底消灭了多少侵华日军,一直是一个令人费解...详情>>
1936年4月9日,张学良与周恩来在延安第一次会见,奠定了两人一生的珍贵友情。1962年,周恩来...详情>>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孙中山的主持下于广州召开,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详情>>
2015年5月1日,《文史哲》杂志开展人文“‘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儒学与自由主义的...详情>>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人,曾经两度为相,先后五次进入朝廷中枢机构,旋升旋贬,五次被赶下政治舞台...详情>>
据《明实录》——嘉靖二十六年(1547)二月,从畿内挑选十一至十四岁少女三百人入宫;三十...详情>>
我们熟悉的杜月笙,是著名黑帮“青帮”的老大,被尊为“中国第一帮主”。为什么当时的女人...详情>>
清代科举现场清代乡试以墨笔答题,称“墨卷”。卷面正中写明考试场次,左右两边书写姓名、...详情>>
三国时期的战事,最讲究的就是如何减少自己的损失而保住大局,想要完胜对手几乎是不可能的...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