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史书的时候,对于前人的称呼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史书毕竟是后人所写,而后人也是处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之下的,所以对待这个问题,写作史书的时候也需要很注意才可以。在《三国志》当中,陈寿将刘备称呼为“先主”,这一点让很多人不解,也会解释为他与刘备曾经有关系,所以才会这样称呼,但实际上当真是这样的吗?
有的人认为刘备的先主与刘禅的后主,与陈寿的经历无关,认为蜀汉有两个皇帝,前面的叫先主,后面的叫后主,但个人觉得这种是站不住脚的。
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人会被叫做后主,除了蜀汉的刘禅,还有五代时期的南唐后主李煜,后蜀后主孟昶,还有南朝陈朝的后主陈叔宝,我们会发现,他们都是最后一个皇帝。
另外,他们之所以被称之为主,是因为同时期另外的,被尊为正统的朝代,比如五代时期的后周与之后北宋,南朝陈相对应的是隋朝,蜀汉相对应的就是曹魏。
可以看得出,他们之所以被叫后主,主要是两个原因,他们是割据势力,而且他们都是最后的皇帝。
但是他们之前的皇帝都没有被叫做先主,比如后蜀也是有两个皇帝,第一个皇帝是孟昶,就没有称之为先主。
那我们来看看陈寿的个人经历,我们先来看两个时间点,刘备称帝的时间是公元221年,而蜀汉被灭,刘禅向邓艾投降的时间是公元263年,司马炎建立晋朝是在公元265年。
陈寿生于233年,是巴西郡安汉人(今四川南充),他的老师是谯周,也就是劝刘禅投降的那个人,陈寿做过蜀汉的观阁令史,也就是蜀汉的史官,蜀汉投降之后,陈寿在张华的推荐下,成为了晋臣,最后死于公元297年。由此可见,陈寿先是蜀臣,后为晋臣,《三国志》是在晋的时候完成的。
三国自然是魏蜀吴,那么陈寿是分别怎么称呼这三国的皇帝呢?陈寿是将魏视为正统的,因为晋是由魏禅让而来,而魏又是从汉禅让而来的,所以魏国皇帝的传记都叫做纪,比如武帝纪,文帝纪,明帝纪。
蜀汉的刘备称之为先主,刘禅称之为后主,而东吴的孙权称之为吴主,后面的孙亮、孙休、孙皓称之为三嗣主。
而在刘备传的正文里面通篇称刘备为先主,而不称之为备,在刘禅传,通篇称刘禅为后主,而不称之为禅,而在孙权传,并不是称之为吴主,而是直呼其为权,这个也可以说明先主与后主,是因为陈寿之前为蜀臣的原因。
一部杨家将,写尽了以杨业为首的杨家父子忠心为国、智勇双全、胆略过人的光辉一生。战场...详情>>
资料图:侵华日军。在各种资料中,中国抗日战争,到底消灭了多少侵华日军,一直是一个令人费解...详情>>
1936年4月9日,张学良与周恩来在延安第一次会见,奠定了两人一生的珍贵友情。1962年,周恩来...详情>>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孙中山的主持下于广州召开,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详情>>
2015年5月1日,《文史哲》杂志开展人文“‘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儒学与自由主义的...详情>>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人,曾经两度为相,先后五次进入朝廷中枢机构,旋升旋贬,五次被赶下政治舞台...详情>>
据《明实录》——嘉靖二十六年(1547)二月,从畿内挑选十一至十四岁少女三百人入宫;三十...详情>>
我们熟悉的杜月笙,是著名黑帮“青帮”的老大,被尊为“中国第一帮主”。为什么当时的女人...详情>>
清代科举现场清代乡试以墨笔答题,称“墨卷”。卷面正中写明考试场次,左右两边书写姓名、...详情>>
三国时期的战事,最讲究的就是如何减少自己的损失而保住大局,想要完胜对手几乎是不可能的...详情>>